Search

鍾佳濱 委員今天主辦 #台灣國際教育之展望 公聽會。我覺得此時此刻提出這個議題,非常有意義。台灣不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鍾佳濱 委員今天主辦 #台灣國際教育之展望 公聽會。我覺得此時此刻提出這個議題,非常有意義。台灣不僅面臨少子女化困境,同時也亟需括展國際地位。

國際教育是雙向的溝通,#國外學生來台就學 和 #台灣學生去海外 。過去數十年,雖然教育部都有相關政策在執行,但隨著情勢的轉變,我今天在公聽會中跟教育部、勞動部等部會,以及中央大學和明新科大的專家學者們,提出三個方向,和大家一起討論。

一、 #國際教育讓台灣增加與國際社會互動的機會
透過國際交流及發展,不僅為台灣的學校找到適合的學生,同時也可藉此強化台灣對國際學生的培育與招攬,讓更多的人才一起耕耘這塊土地。

二、 #留才台灣別再為人育才
國際教育不應該只是「教育」,而是要以 #讓優秀國外學生留下來深耕台灣 為目標及規劃。因此,學生們所學習及使用的語言及簽證,以及各種勞動及移民政策等都要有適當配套,才能建構完整的留才環境。

三、 #國外學生不是血汗黑工!
之前曾發生過育達科大黑工事件,這件事突顯國外學生在台灣的受教權和勞動權保護不夠完善的問題。我今天特別請教育部劉孟奇次長以及勞動部王安邦次長留意,務必不能讓國外學生在台就學期間被不當對待成為血汗黑工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政治,是為了更好的生活。 2014年,我選擇進入政治領域,與基層夥伴一起,奮力開創一條人人都可以參與,回歸人民基本需求的新政治路。請你,跟我一起讓台灣真的成為每個人的台灣。 不要再等待了,讓我們自己,成為改變的一部分。 We are fighting for a better politics!
我是范雲。我相信,政治,是為了更好的生活! 為了更好的台灣,我堅持主權、平權、勞權! 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學博士。曾任野百合運動總指揮、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。現為台大社會系副教授。
View all posts